关注京佳微信: sxjingjia  
咨询电话: 029-89198000
地址: 西安市雁塔区城南含光南路216号嘉翔大厦9楼京佳教育
陕西京佳教育微信/易信:sxjingjia ,微博:京佳教育陕西分校,陕西教师招聘QQ群:201204223,微信号:snjszpks
2016西安教育卫生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近期活动安排 |
2016西安招教考试笔试精品过关课程 |
2016陕西各地(事业单位+招教+振兴计划)大型备考公开课 |
2016西安教育卫生事业单位招聘笔试练习题(一)
——教育目的
京佳教育
一、单项选择题
1. 教育目的所要回答的根本问题是( )。
A. 教育怎样培养人 B. 教育为谁服务
C. 要把教育引向何方 D. 教育要培养怎样的人
2.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是( )。
A. 个别与一般 B. 内容与形式 C. 具体与抽象 D. 普遍与特殊
3. 评价一所学校办学水平的根本标准是( )。
A. 教学质量 B. 教育目的 C. 教学内容 D. 教学方法
4. (2012年真题)在教育目的价值取向问题上,主张教育是为了使人增长智慧、发展才干、生活更加充实幸福的观点属于( )。
A. 个人本位论 B. 社会本位论 C. 知识本位论 D. 能力本位论
5. 下列选项不属于教育目的基本层次的是( )。
A. 国家的教育目的 B. 教师的教学目标
C. 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D. 社会的价值取向
6. 下列人物在教育目的上所持观点都一致的是( )。
A. 卢梭、福禄培尔、裴斯泰洛齐、孟子 B. 苟子、柏拉图、赫尔巴特、卢梭
C. 孟子、卢梭、苟子、巴格莱 D. 荀子、柏拉图、赫尔巴特、孔子
7. 在以下选项中,卢梭关于教育目的确立的理论是( )。
A. 个人本位论 B. 社会本位论 C. 知识本位论 D. 能力本位论
8. 德国教育家凯兴斯泰纳曾提出过“造就合格公民”的教育目的论,这种教育目的论属于( )。
A. 个人本位论 B. 社会本位论 C. 集体本位论 D. 个别差异性
9. “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两句话主张以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为教育的最高宗旨来确定教育目的,体现了( )的观点。
A. 教育无目的论 B. 社会本位论 C. 科学本位论 D. 个人本位论
10. 确立教育目的的科学依据是( )。
A. 人们的教育理想与价值取向
B. 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
C. 社会发展需求和个体发展需求的辩证统一
D. 学校制度的形式
11. 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
A.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B. 关于人的发展的理想
C. 人的各方面和谐发展的学说 D. 空想社会主义者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12. 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是( )。
A.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 从事智力劳动
C. 从事体力劳动 D. 接受教育
13.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在中国教育界的具体实践是( )。
A. 新课程改革 B. 素质教育
C. 教育的国际化走势 D. 教育改革的实践
14. 新中国第一个教育方针是由( )提出的。
A. 毛泽东 B. 周恩来 C. 蔡元培 D. 陶行知
15. 教育要为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各级各类合格人才,“所有这些人才,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
人们常把这一表述简称为( )。
A.“四有、两爱、两精神” B.“两爱、两精神”
C.“四条腿走路” D.“四有、两爱并举”
参考答案及解析见下页
[page]
一、单项选择题
1. D 教育目的规定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是对受教育者的一个总的要求。
2. D 教育目的是一个国家教育的总要求,培养目标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具体要求;培养目标是教育的具体化。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3. B 教育目的是一个国家教育的总要求,是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办学水平、办学效益)的根本标准和依据。
4. A 认为个人的价值高于社会价值,主张教育目的应当根据人的本性需要来确定,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使人的本性得到最完善的发展。这是个人本位论的基本观点。
5. D 教育目的包括以下三个基本层次: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师的教学目标。社会的价值取向是影响教育目的的一个重要因素,不是基本层次的内容。
6. A A项都是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B项卢梭是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与其他不同;C项孟子、卢梭是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与其他不同;D项孔子的观点与其他不一致。
7. A 关于教育目的,个人本位论认为个人的价值高于社会价值。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是孟子、福禄培尔、卢梭和裴斯泰洛齐等。
8. B 造就合格公民,体现了为社会培养合格公民的教育倾向,属于社会本位论。
9. B 这两句话出自《学记》,是关于教育目的的描述,强调了教育目的对国家的建设和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是社会本位论的观点。
10. C 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社会需要与人的发展需要是辩证统一的。因此,确立教育目的的科学依据应是社会发展需求和个体发展需求的辩证统一。
11. A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12. A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观点之一。
13. B 素质教育提倡人的全面发展,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在中国教育界的具体实践。
14. A 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是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
15. A 题干所述是1985年的教育方针,人们把这一方针简称为“四有、两爱、两精神”。
(京佳教育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侵权必究)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