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400 071 1689

2016西安教育卫生事业单位常考知识点总结二

2016-05-06 16:13:04     来源:京佳教育

关注京佳微信: sxjingjia  

  • 咨询电话: 029-89198000

  • 地址: 西安市雁塔区城南含光南路216号嘉翔大厦9楼京佳教育

陕西京佳教育微信/易信:sxjingjia ,微博:京佳教育陕西分校陕西教师招聘QQ群:201204223,微信号:snjszpks

2016西安教育卫生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近期活动安排

2016西安招教考试笔试精品过关课程
2016陕西各地(事业单位+招教+振兴计划)大型备考公开课

  2016西安教育卫生事业单位常考知识点总结二

  ——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京佳教育

  教育与人的发展是相互制约的关系:一方面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另一方面,教育又要受到个体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个体的身心发展状态是教育行为的依据。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

  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身心发展既包括了生理方面的发展,也包括了心理方面的发展。

  二、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一)内发论

  代表人物:孟子、弗洛伊德、威尔逊、高尔顿、格塞尔、霍尔等。

  孟子认为“性本善”,“万物皆有备于我”,人只要善于修身养性,向内寻求,内在的品性就能得到发展。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

  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

  美国当代生物社会学家威尔逊把“基因复制”看作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

  高尔顿是遗传决定论的鼻祖,他认为个体的发展及其个性品质早在基因中就决定了,发展只是这些内在因素的自然展开,环境只起引发作用。

  霍尔认为“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他认为个体心理发展是人类进化过程的简单重复,个体心理发展由种系发展决定(复演说)。

  内发论的关注重点是人的生长,以及人的成长规律和成熟机制是怎样的,忽视外部因素对人的影响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片面的。

  (二)外铄论

  代表人物:荀子、洛克、华生等。

  荀子认为“性本恶”。

  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犹如一块白板,它本身没有内容,可以任意涂抹。

  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说:“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祖先的状况如何,我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

  外铄论注重教育的价值,关注重点是人的学习:学什么以及怎样有效地学,忽视个体的内在发展机制,是片面的。

  (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论

  辩证唯物之一者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三、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 顺序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要求教育活动必须循序渐进,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地进行。

  2. 阶段性

  在的年龄阶段,人的生理与心理两方面就会出现某些典型的、本质的特点,即年龄特征。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和教育实践中“跳摘桃子”的经验说明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3. 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一方面表现在身心发展在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变化是不平衡的,另一方面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所达到的某种发展水平或成熟时期是不平衡的。

  所谓关键期,就是指人的某种身心潜能在人的某一年龄段有一个发展时期,这个时期就是关键期,也叫敏感期、最佳期。

  4. 互补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要求教育活动要做到互扬长补短,长善救失。

  5. 个别差异性

  个别差异首先表现在不同儿童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不同(如有的人大器晚成,有的人少年得志),其次,个别差异表现在不同儿童不同方面的发展存在差异,再次,个别差异还表现在不同儿童所具有的不同个性心理倾向上,另外,个别差异也表现在群体间,如男女性别的差异。

  根据个体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规律,教育要做好因材施教。

  四、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一)遗传

  1. 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基础,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但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2. 遗传素质的个性差异是人的身心发展的个性差异的原因之一。

  3. 遗传素质的成熟机制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水平及阶段。

  (二)环境

  1. 社会环境为个体发展提供多种可能,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变成了现实。

  2. 环境对个体身心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3. 人在接受环境的影响和作用的同时,也不是消极、被动的。

  (三)教育

  教育对人的发展特别是对年轻一代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因为:

  1. 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

  2. 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 学校教育能有效的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四)个体主观能动性

  个体在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体主观能共享,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京佳教育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侵权必究)

文章关键词: 教育卫生 西安 知识点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