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京佳微信: sxjingjia
咨询电话: 029-89198000
地址: 西安市雁塔区城南含光南路216号嘉翔大厦9楼京佳教育
陕西京佳教育微信/易信:sxjingjia ,陕西振兴计划QQ群461277752:,微信:snsydw
2016陕西振兴计划考试练习题(4)
1.“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体现的哲理是()。
A.要重视外因的作用 B.要重视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C.要重视内外因的作用 D.要重视外因通过内因作用
2.爱因斯坦说:“现在这代人往往注意我们这代人发明了什么,有哪些著作。实际上我们这些人的道德行为对世界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更大。”这段话()。
A.了物质贡献大于精神贡献
B.说明了对人生价值的评价,不仅要看物质的贡献,更要看精神贡献
C.主张只要精神贡献
D.提出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同等重要
3.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的主体是物质,社会运动的主体是()。
A.社会整体 B.社会
C.处在时空背景下的社会 D.处在社会关系中的人
4.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A.资产阶级 B.无产阶级 C.工人阶级 D.农民阶级
5.犹太人有句名言:没有卖不出去的豆子。卖豆子的农民如果没卖出豆子,可以加水让它发芽,几天后就可以卖豆芽;如果豆芽卖不动,干脆让它长大些卖豆苗;如果豆苗卖不动,可以移植到花盆卖盆景;如果盆景卖不动,那么就把它移植到泥土里,几个月后,它就会结出许多豆子。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A.遭遇人生挫折是偶然的 B.要正视前进道路的曲折性
C.把握人生机遇是必然的 D.要正视社会环境的复杂性
6.下列句子体现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唯物主义关系的是()。
A.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B.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C.动者恒动,静者恒静 D.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7.“防微杜渐”体现了()原理。
A.对立统一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
8.唯物辩证法认为,()决定意识。
A.思想 B.物质 C.态度 D.理想
9.心理 分析:缺乏关爱、缺乏交流、生活空虚是大多数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主要诱因,事实上孩子们并非天生喜爱这些东西,这说明()。
A.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本原因 B.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本原因
C.外因是事物变化的重要条件 D.外因在条件下决定内因
10.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在“谁是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对立在于是否承认()。
A.人的意识在历史活动中有能动作用 B.个别人物在历史上的突出作用
C.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D.知识分子在历史上起决定作用
参考答案及解析见下页
[page]
1.【答案】B。解析:有了客观的“机遇”,也需要主观“迎接挑战”,主客观统一。故本题答案为B。
2.【答案】B。解析:唯物史观认为人的价值分为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社会价值指个人存在和行为对社会的贡献,个人价值指个人存在和行为对自己的价值,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统一,其中我们更加强调社会价值,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不仅有物质贡献还有精神贡献。爱因斯坦的这句话强调的是我们不仅要看到名人的物质贡献,更要看到他们的精神贡献。A、C的说法都是不准确的,D项不是爱因斯坦要表达的意思,他更加强调了精神贡献,故本题答案选B。
3.【答案】D。解析: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社会经济形态和处在生产方式中的人,是社会运动的物质主体。处在生产方式中的人不仅是社会运动的物质主体,还具有真正主体意义的范畴。在生产关系中研究人是马克思实现超越费尔巴哈的旧唯物主义、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支点。唯物史观中的物,实质上是人们之间社会关系的反映。
4.【答案】B。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武器。故本题答案为B。
5.【答案】B。解析:犹太人卖豆子尽管面临卖不出去的风险,但是他们会想方设法最终卖出去,这说明做任何事情,其过程都不会一帆风顺的,应正视前进道路的曲折性,准备走曲折的路。故本题答案为B。
6.【答案】A。解析:A选项花相似体现的是静止,人不同体现的是运动。其实无论是花还是人都处于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状态。B选项体现的是唯心主义的观点。C选项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关系。D选项体现的两点论的哲学观点。故本题答案为A。
7.【答案】B。解析:“防微杜渐”的意思是指在坏思想、坏事或错误刚冒头时,就加以防止、杜绝,不让其发展下去。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不想让量变引起质变,所以体现了质量互变规律。故本题答案为B。
8.【答案】B。解析: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9.【答案】C。解析: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变化的重要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题中“缺乏关爱,缺少交流,生活空虚……是主要原因”,表明了外在条件对事物变化的影响,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10.【答案】C。解析: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在“谁是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对立在于是否承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故本题答案为C。
上一篇: 2016陕西振兴计划考试练习题(3)
下一篇: 2016陕西振兴计划考试练习题(5)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