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400 071 1689

2016陕西振兴计划考试练习题(44)

2016-05-05 13:44:14     来源:京佳教育

关注京佳微信: sxjingjia  

  • 咨询电话: 029-89198000

  • 地址: 西安市雁塔区城南含光南路216号嘉翔大厦9楼京佳教育

陕西京佳教育微信/易信sxjingjia ,陕西振兴计划QQ群461277752:,微信:snsydw

推荐:2016陕西振兴计划招聘笔试备考专题


2016陕西振兴计划考试练习题(44)

  1.我国下列权力中,具有最高性质的是()。

  A.行政权 B.立法权 C.司法权 D.监督权

  2.“法典就是人民自由的圣经”,关于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法律面前必须体现自由,保障自由

  B.国家法律体现了立法者个人的自由意志,服从国家的法律就是服从立法者的个人理性

  C.专制制度下的法律虽然由国家制定,形式上具有合法权威,然而由于本质上背离了自由的要求,因而只能是一种徒具形式的恶法

  D.民法中的“意思自治”体现了法律的自由价值

  3.若某国的法律只适用于在该国领土上的公民,这体现了该国法律对人的行为效力的()。

  A.属人主义原则 B.属地主义原则

  C.保护主义原则 D.综合主义原则

  4.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是根本大法,是国家活动的总章程。

  A.宪法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

  C.立法法 D.国家主权法

  5.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消灭的客观情况,称为()。

  A.法律事实 B.法律行为 C.法律证据 D.法律关系

  6.社会主义法律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和尊严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条件。法律权威就国家和社会管理过程中法律的地位和作用而言是指()。

  A.法的强制性 B.法的不可抗性

  C.法的合理性 D.法的规范性

  7.我国对法律溯及力问题,实行的原则是()

  A.法在任何情况下均溯及既往

  B.法在任何情况下均不溯及既往

  C.法在一般情况下均溯及既往,但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权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别规定除外

  D.法在一般情况下均不溯及既往,但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权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别规定除外

  8.下列哪种尚未制定法律的事项,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做出决定,授权国务院根据实际需要,对其中的部分事项先制定行政法规?()

  A.有关犯罪和刑罚的事项

  B.外贸的基本制度

  C.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

  D.司法制度

  9.“国家是法律存在和发展的政治基础”的含义不包括()。

  A.法律促进国家职能的实现

  B.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没有国家就没有法律

  C.法的实现以国家政权的运行为必要条件

  D.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和机构形式影响着法的形式

  10.法律离不开国家,也从属于国家,这是因为()。

  A.法律是实现国家职能的手段

  B.国家形式和国家机构需要法律来确认

  C.国家的基本制度需要法律来确认

  D.法律的创制实施依赖于国家

  答案及解析见下页

[page]

  1.【答案】B。解析:立法权是一种相对独立的权力,是指这种权力较之行政权、司法权而言,在适用范围、运作特点、合法性基础等各方面都有明显的不同,之所以说立法权是一种具有政治性质的权力,是因为立法权通常与国家的最高权力相联系,体现或代表国家主权或人民主权,并且管辖具有普遍意义的事物。所以立法权具有最高的权力性质。故本题答案选B。

  2.【答案】B。解析:一切法律都是从立法者的理性和意志中产生的。但是服从国家的法律不是服从立法者的个人理性,而是整个统治阶级的理性。故本题答案选B。

  3.【答案】B。解析:属人主义指法律只适用于本国公民,不论其身在国内还是国外;属地主义指法律适用于该国管辖地区内的所有人,不论是否是本国公民,都受法律约束和法律保护。由此可见,某国的法律只适用于在该国领土上的公民,这体现了该国法律对人的行为效力的属地主义。故本题答案选B。

  4.【答案】A。解析:我国《宪法》序言规定,本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故本题答案选A。

  5.【答案】A。解析:法律事实,就是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或现象。故本题答案选A。

  6.【答案】B。解析:1.法律权威是就国家和社会管理过程中法律的地位和作用而言的,是指法的不可违抗性。法律权威的树立主要依靠法律的外在强制力和内在说服力。法律的外在强制力是法律权威的外在条件,主要表现为国家对违法行为的制裁。所以,B项正确。2.法律具有国家强制性,法律的外在强制力是法律权威的外在条件,主要表现为国家对违法行为的制裁,A项不符合题意;法律的内在说服力是法律权威的内在基础,法律的内在说服力既来源于法律本身的内在合理性,也来源于法律实施过程的合理性,C项不符合题意;D项是法的特征,不符合题意。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7.【答案】D。解析:目前各国采用的通例是“从旧兼从轻”原则,即新法原则上不溯及既往,但是新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适用新法。我国《立法法》第93条规定:“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不溯及既往,但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别规定除外。”因此法并不是的不溯及既往或溯及既往。故AB表述错误。对比法律可知,本题答案选择D项。

  8.【答案】B。解析:法律保留即凡是由法律规定的事项,只能由法律规定,其他规范无权规定,否则构成违法。有关犯罪和刑罚、对公民政治权利剥夺和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与处罚、司法制度等事项属于法律保留事项。故此题目选B。

  9.【答案】A。解析:国家是法存在的基础,没有国家,就没有法律。这是因为:(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国家是法产生和存在的前提;(2) 法律的实施离不开国家的强制力;(3)法律的性质直接取决于国家的性质;(4)法律的发展、变化受国家的发展、变化的影响和制约;(5)法律的特征、表现形式和内容也还受国家的特征、形式、传统、职能等方面的影响。故本题选A。

  10.【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国家与法的关系中法律有赖于国家的一方面。ABC都讲的是国家有赖于法,只有D反映了法离不开国家,法律的制定、认可、变动和实施有赖于国家,离不开国家。故选D。

文章关键词: 练习题 陕西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