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400 071 1689

2021年陕西公务员申论技巧:审好材料立意 写好申发论述

2021-02-20 16:28:47     来源:京佳教育

关注京佳微信: sxjingjia  

  • 咨询电话: 029-85205500/15802955575

  • 地址: 西安市雁塔区城南含光南路216号嘉翔大厦9楼京佳教育

关注陕西京佳微信:sxjingjia·关注陕西公务员考试微信:snsydw·加入陕西省考学习Q群:561920815
获取第一手陕西公务员招聘考试资讯,及时了解陕西公务员招聘考试最新动态。

2021年陕西公务员申论技巧:审好材料立意 写好申发论述

  公务员考试中,申发论述一直是重中之重。作为考试的重点也是分值最高的题型,掌握好申发论述的写作就是掌握了申论考试的“半壁江山”。而要想拿下这座大山就需要找准文章的立意,只有牵住了这个“牛鼻子”才能为写作打好基础。今天我们就以一道题为例向大家讲解如何来寻找文章的立意。

  例:

  【题干】

  根据给定资料 6,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50 分)

  要求:角度新颖,观点明确,结构完整,思路清晰,论证充分,语言流畅。1000~

  1200 字。

  【讲解】

  我们通过审题可以看到本道题中并没有从材料中选取一句话让我们进行理解,因此通过题干点睛法确定关键词以及关键词之间逻辑关系来确定立意的方法并不能使用,因此必须要回到材料中寻找立意。

  同时题干中出现“根据给定资料 6”字眼,也就是说这篇文章的立意或总分论点必须出自于给定资料6,接下来我们就通过阅读给定资料6来确定总分论点。

  【材料】

  天下之事,非新无以为进(创新推动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化改革开放、推进创新驱动一直是以 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重要着力,也是 总书记历年两会的必谈话题(党和政府一直重视创新驱动)。纵观世界,科技创新在改善环境、推动进步方面一直都是不断向上延展的(创新的作用)。美国的一家公司把纳米导线硅引入热电材料,将导电和导热分开,大大了发电组的转换效率,同时还能从汽车尾气中回收电,再回馈到汽车电池中去,兼具省油和降低碳排放的。减少污染、为大自然减负,科技突破为我们展现了更广阔的进步空间(再一次强调可以创新可以改善环境)。

  与此同时,美国为了保护湿地,实行“缓解银行”制度,缓解银行就是提供生态补偿信用的机构。该制度的产生主要源于美国对湿地开发的限制,当大量湿地被开发破坏以后,美国政府意识到了湿地保护的重要性,于是出台了湿地开发的许可证办法,要求湿增开发方在开发之前即做出补偿动作,根据开发对湿地的影响,补偿分为修复、创建、优化、保留四种,要达到湿地补偿的评估要求,才能获得开发许可证。作为湿地保护方面的一项制度创新,“缓解银行”制度在保护湿地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使得生态环境逐渐改善(制度创新能够推进环境改善)。

  【分析】

  通过阅读给定材料我们可以看到:

  一、在第一自然段的前两句话中一直在强调创新的作用。所以文章话题应与创新有关。

  二、第一自然段第三句话讲述的是科技创新的作用,其中科技创新很明显属于创亲驱动的一部分。

  三、第一自然段后半部分通过美国公司的例子告诉我们科技创新可以改善自然环境。

  四、通过第二自然中美国“缓解银行”制度的例子可以得出制度创新可以推进环境改善。而制度创新很明显也属于创新驱动的一部分。

  【总结】

  文章应是围绕创新与环境保护展开的。通过材料案例的阅读会发现二者之间的关系为创新对环境有改善的作用,此为文章的核心话题。而在文章中将创新分成了两个部分,分别是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两者都能够促进环境的改善。因此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应为文章的两个分论点。

  所以,本次文章的总分论点为:

  总论点: 用创新给环境友好的拥抱

  分论点: 以制度创新突破环保“乏力”的瓶颈。

  以技术创新突破环保“无力”的困境。

  【例文展示】

  用创新给环境友好的拥抱

  美国管理学大师托马斯·彼得斯曾经说过:距离已经消失,要么创新,要么死亡。 改革开放的中国巨轮,劈风斩浪四十年,经济取得了巨大发展。然而,却也面临着水域开阔而暗流涌动、大河奔腾而泥沙俱下的现状,昔日被称为“西部金腰带”的河西走廊如今却成为生态失衡的“难民营”;“黄鹂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而在今天,诗句中的湛蓝天空已被一片雾霾所代替,清澈的河流也是污迹斑斑。这些环境问题的出现无不对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环境保护已经成为限制社会发展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阻碍。因此,只有打开视野,锐意创新,才有可能给生态环境一个更“友好”的拥抱。

  以制度创新突破环保“乏力”的瓶颈。每到冬天,全国各地便增添许多“霾愁”,各种违法排放行为的危害显得尤为突出。“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诗中如画般的景色,现如今已经被空气污染、水源污染的境况所代替,而几乎每一起污染事件都指向饮鸩止渴的粗放发展模式,成为社会公众的共同痛感与全面深化改革顶层设计的重要考量。二氧化硫频频爆表却在曝光后数据突降,“壮士断腕”的治理力度让人叹为观止,凸显出制度的漏洞;“环保审判无锡模式”评定为全国“生态环境法治保障”制度创新最佳事例,为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司法保障。“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只有张开制度创新的臂膀,才能早日展现“天蓝蓝”、“水绿绿”、“山青青”的绿色画卷,才能为环境提供宽广胸膛。

  以技术创新突破环保“无力”的困境。我国传统的能源开发主要是以煤和石油为主,然而随着非可再生资源的不断开发,能源危机的警报也一再拉响,不仅限制了经济的发展,而且传统能源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显现。当前的环境形势是不容乐观的,只是简单的进行整顿和修修补补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难题的,我们应该在技术革新上下大力气。美国加州努力开发先进技术,实现了节能减排,促使环境持续向好成为现实;青岛焰火晚会使用了无硫技术,不仅确保燃放安全,而且不会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由此说明,只有实现技术的创新,才能为环境改善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因此,只有张开技术创新的臂膀,才能迎接环境友好的未来。

  谁不渴望蓝天常在?谁不向往绿水常流?然而现实却是“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牵着你的手却看不到你的脸。”面对汹汹而来的新一轮雾霾,诸多类似调侃道出了多少人的无奈。迎击雾霾之痛,不仅需要短期的应急措施,也需要着眼长远综合治理,让创新发展深入生态环境人心,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水青山”。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