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400 071 1689

2019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观-案例分析题应用

2019-10-01 18:19:41     来源:京佳教育

关注京佳微信: sxjingjia  

  • 咨询电话: 029-89198000

  • 地址: 西安市雁塔区城南含光南路216号嘉翔大厦9楼京佳教育

陕西京佳微信:sxjingjia加入教师资格证考试群:215198972关注陕西招教考试微信:snjszpks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大纲)汇总 |教师资格证官网 |课程 |题库 |讲义 |直播 |面授 |普通话考试报名|教师资格认定

2019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观-案例分析题应用

  这一块在综合素质考试当中属于“职业理念”,一提到“职业理念”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教育观、学生观和教师观,我们把它称之为“三观”。在考试中,考单选题的话,每年题量固定,“职业理念”单选题是4道,一共是8分,材料分析题一道,是14分,“职业理念”这一块内容一共是22分,单选题比较简单,重点是材料分析题备考。

  今天,就主要带领大家学习教育观的内容。教育观包括两个方面:素质教育的内涵、新课改下的教学观,我们今天主要给大家分享的是教育观关于材料分析题的应用。

  一、素质教育观

  1.素质教育以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素质教育以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对于这一点需要注意是国民素质,而不是学生素质。这一点基本不涉及材料分析题。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对于这句话重点在“全体”。一说全体那就是指每一个学生,而不再是只关注一部分或少数学生。这个点在材料分析题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当材料中提及教师采用集体讨论、关注差生等时就要想到这一点。

  正例——不因为某一学生差而放弃,关注所有学生

  反例——只关注某个学生或某些学生

  作答材料分析题方法:理论+解释+结合材料,如: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在教育活动中,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针对的是全体学生而不是某一部分人。材料中……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我们知道过去应试教育只注重学生的成绩,忽略其它方面。而素质教育关注的不仅是学生的文化成绩,还关注德、美、体、劳,还关注学生的思想品德、性格、行为习惯、情绪情感等方面的发展。因此,当材料中在围绕教师如何学生树立自信心、如何养成良好习惯等阐述时就要马上想到这一点。总之,一句话就是材料不在仅仅围绕成绩了,还关注到其他方面了。

  正例——除了成绩,还重视德、体、美、劳

  反例——只重视成绩

  作答材料分析题方法:理论+解释+结合材料,如: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就是通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的有机结合,来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材料中……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这一点与第三点并不冲突,素质教育是在关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还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如学生的优点、特长等。发现他们的优点、特长,并去培养。在这里有个小误区就是:并不是说材料中提到了特长就是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材料中还要体现发现特长并去培养。

  正例——能够发现学生的独特之处,并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反例——对个体差异视而不见,甚至抹杀个体差异

  作答材料分析题方法:理论+解释+结合材料,如: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人与人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性,在教学中应当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做到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材料中……

  5.素质教育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素质教育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创新不仅指教师的创新如教师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等,也指学生的创新,如学生给出的新颖的答案新想法,老师不要去遏制学生的这些想法,而是顺势去引导,这也是创新。

  正例——鼓励创新、带学生去实践

  反例——灌输式教学,学生不会应用知识于实践中

  作答材料分析题方法:理论+解释+结合材料,如: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教学中应该给与学生更多的空间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材料中……

  这就是素质教育的内涵,也是我们经常会用到的答题理论。

  二、教学观

  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

  教师不会再像传统应试教育那样“一言堂”,而是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学习方式进行教学。

  正例——学生参与教学,学生主体,自主、合作、探究

  反例——传统教学,一言堂

  作答材料分析题方法:理论+解释+结合材料,如: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教学应当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促使其得到发展。材料中……

  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在材料分析题中,能够体现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的材料信息比较明显,如果在材料中有教师教授学生学习方法,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信息,那么这一点就有所体现。

  正例——重视学习方法的传授

  反例——只重视知识本身的传授

  作答材料分析题方法:理论+解释+结合材料,如: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教学中除了教给学生知识,还需要根据学科的特点,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材料中……

  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是否掌握了相关的知识和考试成绩即结论,更要重视精心设计教师教的过程和关注学生学的过程,做到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正例——重视学习过程

  反例——重视成绩,不关心过程

  作答材料分析题方法:理论+解释+结合材料,如: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教学中注重结果,但是注重结果的同时还要关注过程。促使学生得到充分而自由的发展。材料中……

  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学科知识的掌握情况,更要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学生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体验,养成健康的人格和道德品质。

  正例——关注学生的情绪、情感体验,道德品质,人格养成

  反例——只关注学科知识,忽略学生情感体验、道德品质、人格的培养

  作答材料分析题方法:理论+解释+结合材料,如: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传授本学科的知识,更多需要关注学生在课程中的情感体验。材料中……

  以上是教育观部分知识点的梳理,接下来配以习题进行实战练习。

  【练习题】

  正上课时,两个男生打了起来。老师先做一个体育裁判用的“暂停”动作,接着用诙谐的语言加以评判:“嗬,打起来了。看来矛盾够激烈的。不会比巴以两国之间的矛盾更大吧?巴以矛盾还是靠谈判解决的呢,你们同学之间还有什么解决不了的?这么着,你们现在别打了,免得影响大家上课,下课后,你们觉得确有必要一决雌雄,我去给你们当裁判、定输赢。现在为了全班同学包括你们两个的学习,你们愿意暂且忍耐一下吗?”两位同学不好意思地坐下了。下课后,在教师的简单引导下,两位同学互相道歉,解决了冲突。

  问题:请从教育观的角度,评析该老师的教育行为。

  【答案要点】

  梁老师的行为体现了教育观的相关要求,值得我们学习。

  首先,梁老师的行为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人与人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性,在教学中应当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做到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材料中,梁老师问明情况后,并没有直接训斥李,而是耐心地李在他的“杰作”上加了标点,改了错别字,重新组织了那段话,以此为突破点,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其次,梁老师的行为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表现。在教育活动中,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针对的是全体学生而不是某一部分人。材料中,梁老师能够不放弃、不呵斥李亮同学,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体现了素质教育关于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

  最后,梁老师的行为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观,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材料中,梁老师并没有因为李亮在数学卷中写“诗句”而斥责,而是关注学生的发展,坚持发展 性评价,更好的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所以,作为一名教师,要充分实践新课改背景下的教育观,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 促进学生的全面和个性发展。(总结升华)

  【解析】

  首先要审好题,是从职业理念教育观的角度评析教师行为;其次要把素质教育内涵五大点知识从头脑中提取出来,符合题中的有哪几点;最后落笔写答案,要理论结合解释结合材料,用总分总的形式。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