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400 071 1689

2016国考行测常识练习题(二)

2015-11-23 14:21:55     来源:京佳教育

关注京佳微信: sxjingjia  

  • 咨询电话: 029-89198000

  • 地址: 西安市雁塔区城南含光南路216号嘉翔大厦9楼京佳教育

陕西京佳教育微信/易信sxjingjia国家公务员QQ群:81367137

2016年国考行测常识练习题(二)

京佳教育 刘增昌

  11. 下列关于大气层知识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大气层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氧气,约占78.1%

  B. 大气层从低到高依次是平流层、对流层、中间层、暖层和散逸层

  C. 平流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升高,对流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D. 臭氧层空洞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植被被大量破坏

  12. 小篆是中国第一个由国家规定的标准汉字形态,但是书写起来比较慢,不能够适应实际生活中书写的要求。随后( )简化了小篆的笔画和书写方式,从而得到广泛地采用。

  A. 行书 B. 隶书 C. 草书 D. 楷书

  13. 下列诗句与其作者对应正确的是( )。

  A.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

  B.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李商隐

  C.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李白

  D.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杜甫

  14. 三十六计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出来的三十六条谋略,在我国军事史上得到了充分的验证。下列战役中成功运用三十六计中以逸待劳之计的是( )。

  A. 城濮之战 B. 垓下之战 C. 猇亭之战 D. 淝水之战

  15. 下列人体生理特征中,不可能成为身份鉴定的是( )。

  A. 指纹 B. 眼纹 C. 基因 D. 声音

  16. 紧缩性财政政策的功能在于( )。

  A. 实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 B. 抑制社会总需求的增长

  C. 增加财政收入 D. 减少财政支出

  17. 建国以来,我国提出了一系列的外交方针或政策( )。

  ①“韬光养晦,有所作为”;

  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

  ③“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④“和谐共处”、“合作共赢”。

  上述方针政策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②③①④ B. ②①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④③

  18.“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培育出高产的杂交水稻新品种,是利用了( )。

  A. 基因的多样性 B. 染色体的多样性

  C. 细胞的多样性 D. DNA的多样性

  19.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八股文在明代盛极一时,直到清光绪年间才完全废止

  B. 三书是魏书、蜀书和汉书,到明朝时合为一体,后人称为《三国志》

  C. 中国历代均设置专门记录和编撰历史的史官,我国最早的史学家就是从史官中产生的

  D. 八卦代表了早期中国的哲学思想,除了占卜、风水之外,对我国古代医学、武术、军事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 下列与天文无关的语句是( )。

  A.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B.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C.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D.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答案及解析见下页

[page]

  11. C 本题考查大气层相关知识。A项错误,大气层含量最多的气体应是氮气,占78.1%,氧气占20.9%。B项表述错误,整个大气层随高度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从低到高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散逸层,再上面就是星际空间。臭氧空洞指的是因空气污染物,特别是气溶胶污染物的扩散、侵蚀而造成大气臭氧层被破坏和减少的现象。因此,D项对臭氧层空洞形成的原因分析错误。对流层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平流层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增。C项表述正确。故选C。

  12. B 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秦朝统一文字为小篆。隶书由小篆演变而来,产生于秦,通行于汉,为后世楷书、草书、行书的产生和演变奠定了基础。故选B。

  13. A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名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出塞》,A项对应正确。边塞诗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其四》,B项对应错误。C项诗句出自唐代诗人王翰的《凉州词》,C项对应错误。D项诗句出自唐代诗人高适的《燕歌行》,D项对应错误。故选A。

  14. C 本题考查文史常识。以逸待劳多指作战时采取守势,养精蓄锐,让敌人来攻,然后乘其疲劳,战而胜之。猇亭之战又称夷陵之战,是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也是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章武元年(221年)七月,也就是刘备称帝三个月后,刘备以替名将关羽报仇为由,挥兵东征东吴孙权,气势强劲。孙权求和不成后,决定一面向曹魏求和、避免两线作战,一面派陆逊率军应战。陆逊用以逸待劳的方法,阻挡了蜀汉军的攻势,更在章武二年(222年)八月夷陵一带打败蜀汉军。故选C。

  15. D 本题考查科技常识。指纹识别已被全球大部分国家政府接受与认可,已广泛地应用到政府、军队、银行、社会福利保障、电子商务和安全防卫等领域。A正确。个体的虹膜结构和视网膜都可以进行技术识别而鉴定身份。B正确。人体内的DNA在整个人类范围内具有唯一性(除了同卵双胞胎可能具有同样结构的DNA外)和永久性。C正确。声音识别属于行为识别的范畴。声音识别主要是利用人的声音特点进行身份识别。声音识别的优点在于它是一种非接触识别技术,容易为公众所接受。但声音会随音量、音速和音质的变化而影响。因此D错误。故选D。

  16. B 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紧缩性财政政策又称盈余性财政政策,其表现是政府财政支出小于政府财政收入,功能是抑制社会总需求的增长,从而抑制通货膨胀。A选项是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C选项和D选项,增加财政收入和减少财政收入与财政政策的功能无关。故选B。

  17. A 本题考查政治常识。“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是邓小平1989年提出来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是周恩来分别在1953年和1955年提出来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是1979年由邓小平提出的。“和谐共处”、“合作共赢”是我国现在的外交政策。故选A。

  18. A 本题考查生物常识。杂交水稻指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差异、同时它们的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品种,利用了人工培育水稻与野生稻之间基因差异,进行杂交,生产具有杂种优势的杂交种,这就是杂交水稻。故选A。

  19. B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三国志》是由西晋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代历史的断代史,同时也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三国志最早以《魏志》、《蜀志》、《吴志》三书单独流传,直到北宋咸平六年(1003年)三书已合为一书。故选B。

  20. D 本题考查天文知识。“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大意是:每当农历七月黄昏,一颗名为“火”的星星出现在西边天空时,暑热开始消退,到九月天就冷了,要多穿衣裳了。这颗名为“火”的星星,是指大火星,即心宿二,“流”是指下移,到农历七月黄昏,已经移到了西边天空,所以成为“七月流火”。此选项与天文有关。星分翼轸:古人习惯以天上星宿与地上区域对应,称为“某地在某星之分野”。翼、轸,星宿名,属二十八宿。此选项与天文有关。“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这里的斗是指北斗星,牛是指牛郎星。“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意思是:自古以来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此选项所讲述的是天气,并没有反映天文。故选D。

(京佳教育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侵权必究)

文章关键词: 练习题 常识

上一篇: 2016国考行测常识练习题(一)

下一篇:没有了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