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京佳微信: sxjingjia  
咨询电话: 029-89198000
地址: 西安市雁塔区城南含光南路216号嘉翔大厦9楼京佳教育
2017国考申论备考:社会建设领域·社会保障主题
【背景链接】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推算,从2010年到2015年期间,各年龄组农民工数量的变化态势是:16-20岁,从1574万人急剧减少超过1/3到1027万人;21-30岁,从8696万人减少到8102万人;31-40岁,从5692万人增加到6188万人;41-50岁,从5135万人急剧增加45%到7464万人;50岁以上,从3125万人急剧增加近60%到4967万人。就数量急剧增加的两个年龄组而论,41-50岁农民工增加数量最多的年份是2011年,比上年增加了932万人;此后增加量波动回落,2015年比上年增加232万人。而50岁以上的高龄农民工,增加数量最多的年份是2014年,2015年则比上年增加282万人。虽然比2014年大幅减少,但仍比其他各年龄组多。
年龄超过50岁、60岁,有的甚至超过70岁的农民工,被媒体称作“高龄农民工”。高龄农民工从增加到近5000万人,其数据背后折射出第一代农民工面临的养老困境。
【习题】请以“加强高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为主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内容充实的文章。
要求:
1.要结合社会实际,切忌空谈对策;
2.观点鲜明,结构完整,语言流畅;
3.字数1000字-1200字左右。
【范文】
加强社会保障 使高龄农民工享受夕阳之美
在《2015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中的“2.77亿,50岁以上17.9%,4967万”成为大众焦点的同时,“高龄农民工无土地无社保,自嘲活得像塑料袋一样”的报道则又给我们泼了一盆冷水,使我们不得不冷静下来思考。思考的不是青壮年农民工人力减少的人口结构性问题,而是高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不足的问题。因为,只有给他们提供更多的社会保障,才能使身处窘境的他们也能享受到夕阳之美。
返乡积极性,使高龄农民工享受夕阳还乡之美。高龄农民工也希望像城里人一样享受幸福的晚年生活,但有的因为土地征收的补偿款不足以维持家庭生计;有的需要负担上老下小和自身养老的多种费用,这些迫使他们不得不外出打工。如果能给高龄农民工留足养老的土地,即便返乡也有这一根本依靠而不会感到失魂落魄。而当地政府也要结合实情发展项目,吸纳就业满足其谋生的基本需要。另外,政府要加大对经济落后地区的教育投入,使他们的后代有良好的受教育机会,使贫穷不再代代延续。
维护权益,保障福利,使高龄农民工享受夕阳劳作之美。超龄农民工继续就业在认定上仍有较大争议,而企业一般只给高龄农民工办理集体保险,政府划拨专项资金解决高龄农民工最底线社会保险的措施势在必行。而建筑等行业的严重欠薪会使高龄农民工的生活更为困窘,所以劳动部门监管与执法的力度还需加强。另外,“个人养老保险累计缴费15年才能享受”的政策,对流动性较强又高龄的农民工来说实在高不可攀。因此,消除户籍、身份在养老保险制度上的差异,建立农民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累加、转移等多项支付平台,激活分散于多地的个人养老账户资金,则可增强农民工参保的积极性,免除未来高龄农民工的后顾之忧。
给予善待,给予关怀,使高龄农民工享受夕阳人性之美。建筑等体力型行业的要求与老一代农民工文化水平与技能不高的实情相匹配。但从事这些行业的劳动,安全、疾病风险较高,目前高龄农民工更多的是靠“肉”硬撑起来的表面“健康”,这就要求医疗卫生机构把这些高龄农民工纳入工作范畴,定期为他们做健康指导与常规检查。另外,综合“用工荒”的劳力现实,劳动监察部门要改变法定年龄“一刀切”的执行方式,使高龄农民工不再疲于应付检查增加额外消费;企业也要在尊重他们个人意愿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强度量力安排;媒体则要引导农民工学会享受晚年幸福生活。
高龄农民工是社会当中的弱势群体,为他们提供更多的社会保障,使他们能够体验夕阳之美,是崇尚劳动、尊重劳动,体现社会公平的需要;是减少失业、养老等社会焦虑维持社会稳定的需要;更是数千万高龄农民工实实在在的民生需要。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提出了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创业和农民工市民化的目标要求。但这不仅是对政府的工作要求,更是对社会乃至我们每个人的共同要求。再多一些关注,多一些关心,让我们一起让夕阳之美更为持久。(1155字)
【范文精讲】
文章点评
开头以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中关于高龄农民工的数据及媒体的实情报道出发,提出需要对高龄农民工社会保障的不足问题进行思考,指出“只有给他们提供更多的社会保障”,高龄农民工的晚年才可能幸福,才能“享受到夕阳之美”。
第二段至第四段从三个方面提出分论点:一是返乡积极性,使高龄农民工享受夕阳还乡之美;二是维护权益,保障福利,使高龄农民工享受夕阳劳作之美;三是给予善待,给予关怀,使高龄农民工享受夕阳人性之美。每个分论点的主要内容部分都包含了原因及对策。
第五段从增强高龄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积极意义入手,结合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工作要求,对观点再次进行了总结。
本文是对策型文章,逻辑清晰,总结全面。在行文中,首先利用近期数据报告与媒体报道引出总论点,进而从三个方面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对策,最后引用政策理论总结了全文。
精彩语句
给我们泼了一盆冷水,使我们不得不冷静下来思考。
即便返乡也有这一根本依靠而不会感到失魂落魄。
对流动性较强又高龄的农民工来说实在高不可攀。
可增强农民工参保的积极性,免除未来高龄农民工的后顾之忧。
是崇尚劳动、尊重劳动,体现社会公平的需要;是减少失业、养老社会焦虑维持社会稳定的需要;更是数千万高龄农民工实实在在的民生需要。
京佳教育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侵权必究!
上一篇: 2017国考申论作答技巧:归纳概括问题的同类主体提取...
下一篇: 2017国考申论备考:三期叠加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