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400 071 1689

2019国考每日一练(2018.9.4)

2018-11-30 11:01:52     来源:京佳教育

关注京佳微信: sxjingjia  

  • 咨询电话: 029-85205500/15802955575

  • 地址: 西安市雁塔区城南含光南路216号嘉翔大厦9楼京佳教育

2019国考每日一练(2018.9.4)

  1. 下列对哲学家及其思想的认定不正确的是( )。

  A. 老子早于庄子,庄子早于韩非子

  B. 亚里士多德师从柏拉图,柏拉图师从苏格拉底

  C. 毛泽东的实践观同于列宁,列宁的实践观同于马克思

  D. 尼采的非理性主义源于叔本华,叔本华的非理性主义源于培根

  2. 不是德国古典哲学主要代表人物的是( )。

  A. 康德 B. 黑格尔 C. 谢林 D. 尼采

  3. 在处理实际问题时,往往不能“一刀切”的主要原因是( )。

  A. 事物矛盾之间存在有机联系 B. 事物矛盾具有特殊性

  C. 事物矛盾具有共同点 D. 事物矛盾具有普遍性

  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告诉我们( )。

  A. 不能因为自己的成功或失败而或喜或悲

  B. 不能因为环境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C. 不能因为自己的物质条件好坏而或喜或悲

  D. 不能因为自己强于或不如别人而或喜或悲

  5. 下列关于国家主权及国防地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主权是联合国赋予国家的最基本的权利

  B. 一国的领海和领空都是其领土的组成部分

  C. 我国南海四大群岛是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

  D. 我国与越南、缅甸、吉尔吉斯斯坦等十几个国家接壤

  6. 自人工智能领域开辟以来,研究者们就一直在试着捣鼓一个能作出创造性选择的人工智能。被视为现代人工智能之父的马文·明斯基,在1960年写下了这样的话:“我确信终有一天我们能得到拥有强大的解决问题能力的程序,方法是以错综复杂的方式组装一大堆启发式的部件——多目标优化、模式识别技巧、规划代数、递归管理过程等等。但在这些程序中,没有智能安坐。”智能不单是模式识别,但寻找智能的“位置”是个棘手问题,它一直困扰着人工智能研究者。

  对划线部分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们能开发出具有解决问题能力的程序,但人工智能发展并不乐观

  B. 人们能开发出具有解决问题能力的程序,但人工智能并没有出现

  C. 人们开发出的程序中并没有人工智能的位置

  D. 人们开发出的程序并不是人工智能

  7. 几年前,美国一位参议员指责国家科学基金会把奖励颁给一项关于恋爱缘由的研究。他认为,恋爱缘由是无法科学判断的,不论发现什么缘由都不足为信,而且,他更愿意相信爱情是神秘的。作家赖斯顿也同意这位参议员的看法,但是补充说:“如果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能够得出某种结论,用来回答我们在爱情、婚姻中所遇到的问题,这笔奖金可能是联邦资金最佳的一笔投资了。”

  赖斯顿的这段话意在强调( )。

  A. 研究恋爱的缘由难以得出明确结论

  B. 对恋爱缘由的研究或许可能促进婚姻的稳固

  C.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应该把奖励颁给其他研究项目

  D. 关于爱情和婚姻中现实问题的研究更有意义

  8. 以李鸿章为领袖的洋务运动曾给中国带来富国强兵的希望,而经其手签订的各种丧权辱国条约却让中国陷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正因如此,一百多年来,李鸿章头顶变换着救国、误国、卖国三顶帽子,对这样一个复杂的历史人物,只有给其一个更为的定位,才能更清晰地解读他的所作所为。而在如何定位上,诸多史学著作或抓小放大,或以偏概全,或就事论事,隔靴搔痒,雾里看花,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

  A. 读者难有尽兴之感 B. 有失公允之处颇多

  C. 真正的佳作甚为罕见 D. 难以摘掉这三顶帽子

  9. 在讨论科学与宗教作为认知方式的差异和优劣时,常常有人提出这种“科学不是万能的,科学也会出错”的观点。这显然很正确,但在那种讨论中,在没有人声称“科学永远正确”的情况下,主动插入这种观点,却明显是在用“所有认知方式都非完美无缺”这一事实,来故意混淆不同的认知方式。这是极具误导性的。根据这段文字可以知道,作者想说的是( )。

  A. 在关于认知方式的讨论中不应偏离议题

  B. 任何一种认知方式都不会是完美无缺的

  C. 生搬“科学会出错”的观点有时会混淆视听

  D. 科学和宗教这两种认知方式并没有优劣之分

  10. 自明清以来,大众对于国史最熟悉的段落,大概是“三国”,这主要得力于罗贯中所写的史传文学《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据实指陈,非属臆造”,但题材取舍、人物描写、故事演绎则广纳传说野史素材,并借助艺术虚构。在受众那里,《三国演义》经常被当作三国信史,故清代史家章学诚称《三国演义》“七分实事,三分虚构,以至观者往往为之惑乱”。这种“惑乱”,就是信史与史传文学两者间的矛盾性给读者带来的困惑。“文”与“史”固然不可分家,但又不能混淆,也不能相互取代。一旦以“文”代“史”,便会导致“惑乱”。

  这段文字主要说的是( )。

  A. 史传文学的生命力在于适度的史学真实性

  B. 史传文学的文学性与史学价值的对立统一

  C. 人们应避免落入以“文”代“史”的窠臼

  D.“文史分家”是评价史传文学的重要标准

  【京佳解析】

  1. D 本题考查哲学常识。尼采的非理性主义源自叔本华,而叔本华是非理性主义的始祖,和培根没有关系。尼采进一步发展了叔本华的非理性主义倾向,他用权力意志代替了叔本华的生存意志,并试图把叔本华的消极绝望的悲观主义改造为积极乐观的行动主义。其哲学的意义主要体现为对西方文化的两大支柱—理性主义和基督教的批判。故选D。

  2. D 本题考查哲学常识。德国古典哲学指的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以康德、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哲学家对西方哲学进行集大成式的概括和总结所掀起的哲学体系化的浪潮。尼采则是19世纪后半叶的哲学家,并非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故选D。

  3. B 本题考查哲学常识。解这道题首先要知道“一刀切”的意思是用相同的方法处理不同的问题,那么不能“一刀切”当然就是要看到事物的特殊性。故选B。

  4. B 本题考查哲学常识。这里的关键是要理解“物”和“己”两个字,“物”是指环境的好坏,“己”则是指自己的得失,所以正确理解这句话的只有选项B。故选B。

  5. A 地理常识。主权是国家的最重要属性,是国家在国际法上所固有的独立处理对内对外事务的权力。主权不可分割,不可让予。主权是国家最主要、最基本的权利,是国家所固有的,并非由国际法、联合国所赋予。因此,A表述错误。故选A。

  6. A 词句理解题。理解“没有智能安坐”要结合后文的“智能不单是模式识别,但寻找智能的‘位置’是个棘手问题”,由此可知,人工智能并不是没有出现,而是在人工智能的开发过程会取得一些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目前人工智能发展并不乐观。故选A。

  7. D 意图推断题。文段中赖斯顿补充的话是重点,即“如果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能够得出某种结论,用来回答我们在爱情、婚姻中所遇到的问题,这笔奖金可能是联邦资金最佳的一笔投资了”,换言之,与“恋爱缘由的研究”相比,“我们在爱情、婚姻中所遇到的问题(现实问题)”更值得研究,同义替换为D项。迷惑项C项,一些考生可能认为赖斯顿补充的话是在反讽,但在文段中,赖斯顿补充的话是很严肃的,并不是调侃的语气,因此不能认为赖斯顿在反讽。故选D。

  8. B 语句衔接题。前文是“或抓小放大,或以偏概全,或就事论事,隔靴搔痒,雾里看花”,都是一些片面的、偏贬义的描述,这表明很多史学著作对李鸿章的评价是不客观的。故选B。

  9. C 意图推断题。此题BD两项很容易排除,关键是AC项;A项相当于认为文段只是一个例子,而C项是就文段内容得出的结论,在没有其它资料的情况下,文段是独立的,不能认为是一个例子,因此C项更合适。故选C。

  10. C 主旨概括题。此题可用排除法,A项属于无中生有,史传文学的生命力文段没有涉及;B项,文段主要讨论的是史传文学的史学价值,没有涉及史传文学的文学性;D项属于无中生有,文段并没有提到史传文学的评价标准。故选C。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相关阅读